越来越多市民参与健身活动 新民晚报记者 李铭珅 摄
市民朋友,你是否经常参与体育锻炼?如果没有,那你可能就拖了后腿哦。10月15日下午,2024年上海市全民健身600指数发布,统计数据显示,2024年上海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50.7%,比例继续稳步提升。运动健身,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市民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。
目的更多元
在很多人的传统印象里,参与体育锻炼的目的,只是强身健体,不过伴随时代发展,运动健身给市民带来的益处,早已不只有生理上的健康。本次公布的报告显示,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申城市民,除了期待通过运动改善体质,增加运动量外,还希望通过健身来减轻压力,增加社交活动和能力。
如今,商务楼宇周边和高架桥下等区域出现了越来越多健身场地,这给白领和居民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健身选择。下班后相约去打场篮球或是羽毛球,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公司职员下班后的首选。不论是万体汇、各区体育中心这样专业的场地,还是市民球场、高架桥下共享球场等新建的场地,都备受市民欢迎。“有时候是公司组织,不过大多数时候就是我们自己在群里喊一声,大家也都愿意来。”在中山北路附近上班的小罗,每周会抽两个工作日的下班时间,去附近的羽毛球馆运动一下,“做财务的,天天和数字打交道,难免头昏眼花,去运动一下,也是适当放松,还能认识很多志同道合的球友,一举多得。”30岁的姑娘笑着说。
除了羽毛球,跑步和健步走,仍是市民最喜欢的健身运动。在徐家汇体育公园,只要天公作美,每天都会有不少市民来此活动筋骨。可别以为健步走是中老年朋友的“专长”,现如今,越来越多年轻人成为这一运动的爱好者,还有不少是一家三口齐上阵。得益于越发便捷的场地预订和越来越多社区健身苑点完成翻新,大多数申城市民在家门口即可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,城市的活力和潜力,也在球场上的一次次挥拍步道上一步步的前进中,被进一步激发出来。
舞台更广阔
参与运动健身的市民越来越多,供运动爱好者一展身手的舞台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,城市业余联赛、市民运动会等赛事以及各具特色的社区运动会,正一同勾画出一幅申城全民健身的热闹图景。
2024年上海市全民健身600指数报告显示,2024年,本市共牵头举办各类赛事超过20000场,约1134万人次参与其中。比赛和表演项目中既有足篮排、乒羽网等备受喜爱的热门项目,也包含九子、龙舟、木兰拳等展现传统体育魅力的单项,更有电竞、霹雳舞、交谊舞等新兴运动,为市民提供了更多选择。在许多比赛场内,上到七八十岁的大爷大妈,下到五六岁的孩子,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,感受到各自的快乐,实现真正的“全民”健身。
在搭建更多舞台和平台的同时,申城在运动健康、体质监测及伤病防护等体现“软实力”的方面,也取得显著提升,越来越多专家坐镇现场,为市民开出量身定制的“运动处方”,社会体育指导员、长者运动之家、体质监测指导中心等具备专业素养的人员和机构,正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健身的市民身边,筑起一道特别的防护网,也为更多运动爱好者扫除后顾之忧。
生命在于运动,当越来越多申城市民在闲暇时走向运动场、社区健身苑点和体质监测指导中心,这座城市自然会更具动感、活力与魅力,全民健身带来的效果和良好的发展势头,也会让它未来,更加值得期待。
仁信配资-配资平台网-可靠的配资门户-股票杠杆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